缺氮 叶片会变黄
草莓刚开始缺氮时,尤其是在生长旺盛期,叶片逐渐由黄向淡绿转变。随着缺氮的加重,叶片变为黄色,局部枯焦而且比正常叶片略小。幼叶或未成熟的叶受害较轻,主要表现在老叶上。老叶的叶柄呈微红色,叶色较淡或呈现锯齿状亮红色。果实常因缺氮而变小,而过量的氮肥和供水会降低果实品质。
缺氮防治方法:改良土壤,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。正常管理,施足基肥,及时追施喜锐施水溶肥和喷施喜锐施叶面肥,喜锐施中微量元素水溶肥螯合钙镁硫锌铁锰硼七种元素,全水溶易吸收,有效补充草莓生长所需营养元素。
缺磷 植株生长弱
草莓植株缺磷时生长弱,发育缓慢。开始叶片表现为深绿色且比正常叶小;加重时,下部叶片为淡红色至紫色,近叶缘的叶片上呈现紫褐色的斑点。花果比正常小,根部生长正常,但根量少,颜色较深。缺磷的草莓植株顶端受阻,明显比根部发育慢。
缺钾 叶缘会变黑
草莓对钾的吸收量比其他元素多。草莓植株缺钾时,开始发生在新成熟的上部叶片,叶缘出现黑色、褐色斑点和干枯,继而发展为灼伤,还可在大多数叶片的叶脉之间向中间发展危害,包括中肋和短叶柄的下面叶片产生褐色小斑点,叶片到叶柄几乎同时发暗并变为干枯或坏死。草莓缺钾,较老叶片受害重,较幼嫩的叶片不显示症状。缺钾时果实颜色浅,质地柔软,没有味道。根系一般正常,但颜色暗。
缺钾的防治方法:沙性和酸性土壤容易缺钾,施氮肥过多,对钾肥吸收有拮抗作用。施足有机肥可减轻缺钾症状。
缺钙 根须短又粗
草莓植株缺钙时典型的症状是叶焦病、硬果,根尖生长受阻,生长点受害。叶焦病在叶片加速生长期频繁出现,其特征是叶片皱缩,顶端不能充分展开,变成黑色。在病叶叶柄的棕色斑点上还会流出糖浆状水珠。缺钙浆果表面有密集的种子覆盖,未展开的果实上种子可布满整个果面,果实变硬味酸。缺钙的草莓根短粗,色暗,以后呈淡黑色。在较老叶片上叶色由浅绿到黄色,逐渐发生褐变、干枯,在叶的中肋处会形成糖浆状水珠。
缺镁 叶片会枯焦
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,也是许多酶的活化剂。镁能促植物体内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的形成,对提高果实品质有重要意义。成熟叶片缺镁时,开始上部叶片的边缘黄化和变褐枯焦,进而叶脉间褪绿并坏死,形成有黄白色污斑的叶子。枯焦加重时,基部叶片呈淡绿色并肿起。枯焦现象随着叶龄增长和缺镁加重而发展,幼嫩的新叶通常不显示症状。果实比正常果红色淡,质地较软,根量则减少。在沙土中栽培,易出现缺镁;钾、氮肥过多,也会阻碍对镁的吸收。
缺硼 果实会畸形
硼对糖类的运转、生殖器官的发育都有重要作用。草莓植株缺硼时表现为幼龄叶片出现皱缩和叶焦,叶缘黄色,生长点受伤害,根短粗、色暗。缺硼的植株花小,授粉和结实率低,果实畸形,或呈瘤状,种子多,有的果顶与萼片之间露出白色果肉,果实品质差。酸性土壤中易缺硼。
缺锌 果子少又小
草莓植株缺锌时较老叶片出现,特别是基部叶片,越重窄叶部分越伸长,但不发生坏死现象。缺锌植株在叶龄大的叶片上叶脉发红,严重时新叶黄化,叶脉保持绿色或微红,叶缘有明显的黄色或淡绿色的锯齿。果实发育正常,但结果量少,果个小。在沙质土壤或盐碱地上栽植草莓易发生缺锌现象。
缺锰 叶脉有灼伤
草莓植株缺锰的初期症状是新发生的叶片黄化,这与缺铁、缺硫、缺钼时有小圆点,全叶呈淡绿色的症状相似。缺锰进一步发展,则叶片发黄,有清楚的网状叶脉和小圆点,这是缺锰的独特症状。缺锰加重时,主要叶脉保持暗绿色,而叶脉之间变成黄色,有灼伤,叶缘向上卷,这与缺铁时叶脉间的灼伤不同。缺锰植株的果实较小,但对品质无影响。
如果您对喜锐施微生物菌剂/水溶肥感兴趣,想要了解更多喜锐施更多活动详情,欢迎来电咨询,您也可以在线咨询/留言,直接与客服进行沟通。
【本文标签】 如何解决草莓的缺素症状?喜锐施水溶肥
【责任编辑】